about us
「父親權益」運動(Fathers' rights movement)與「父權」(Patriarchy)不一樣!
隨著教育程度提高、性平意識推廣,多數民眾應聽聞過「父權」、也概略瞭解其負面意涵。不過,父親權益是另個議題與面向,跟父權無關。父親權益運動在已開發國家、從上世紀的6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,屬於廣義的男性、男權運動;其焦點與關注,主要在於父親的家庭功能角色、離婚後的親子關係,主張家庭需要父親、孩子需要父親!因此運動實際的核心倡議與改革,多在親權訴訟與相關性平或親職教育。
全球的父親權益組織,多數都在歐美紐澳;亞洲的先行者,則有日本、印度,與土耳其。近年許多突破性別歧視或者親權訴訟亂象的重要革新,都來自父親權益團體,例如美國父親權益運動者,在不同州的法院,協助相關當事人訴訟、讓「幼兒從母原則」(tender year doctrine)被認定為違反平等保護條款(Equal Protection Clause),也例如澳洲父親權益運動者上街抗爭,才促使澳洲政府將離異家庭的親子相處時間原則上設定為「50% vs 50%」、原則上共同時行使親權(equal shared parental responsibility)。
臺灣父親權益協會,由一群家事訴訟案件的當事人創立,希望藉由成立組織,聚集更多對於法院、社福機構相關倡議與改革想法的各界人士,針對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、離異家庭探視現況、親權案件審理程序等相關家事案件,進行體制與文化的觀察、建議與改革。臺灣已有數個以父親為主題或服務對象的團體,本會則為國內首個符合國際「父親權益運動」倡議主題與努力目標的社團法人,故命名時、決定接軌國際趨勢並加以在地化,以「臺灣父親權益協會」為名!
協會將以臉書粉絲專頁或官方網站為平台,進行真實個案分享、講座活動舉辦與宣傳,並結合法律、諮商、教育等相關資源,推展親職教育、性平觀念倡導、以及法律科普,讓相關工作者也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析相關家事案件、並讓更多國民瞭解家事案件的細節與問題。在政治法律、心理輔導諮商、社會工作領域內,討論父親權益議題、應有不低的接受度與認識,至於國內多數不熟悉父親權益議題的民眾,則是本會推廣的目標客群,希望讓更多人理解父親權益與父親角色的重要,朝保障離異家庭親子關係與性別平權的理想目標邁進!
保障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與家長間的會面交往權利。
破除性別歧視與性別刻板印象。
倡議與促進法院親權酌定或改定審理之科學化、專業化。
結合法律專業、諮商心輔、公衛教育等各界資源,推廣新版親職教育與宣導正確親職觀念。